天气米雪歌词

时间:2024-11-22 10:28:29 来源:语文学习网 作者:管理员

1.关于雪的知识

大气里以固态形式落到地球表面上的降水,叫做大气固态降水。

雪是大气固态降水中的一种最广泛、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大气固态降水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美丽的雪花以外,还包括能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还有我们不经常见到的雪霰和冰粒。

【雪花的形成】在天空中运动的水汽怎样才能形成降雪呢?是不是温度低于零度就可以了?不是的,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

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

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说,水滴必须在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冰晶呢,往往相对湿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

例如,空气温度为-20℃时,相对湿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长了。气温越低,冰晶增长所需要的湿度越小。

因此,在高空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

有人做过试验,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

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

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

所以我们有时才会见到天空中有云,却不见降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采用人工降雪。【不在天空里凝结的雪花】雪都是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怎么会有不是在天空里凝结的雪花呢? 1773年冬天,俄国彼得堡的一家报纸,报道了一件十分有趣的新闻。

这则新闻说,在一个舞会上,由于人多,又有成千上百支蜡烛的燃烧,使得舞厅里又热又闷,那些身体欠佳的夫人、小姐们几乎要在欢乐之神面前昏倒了。这时,有一个年轻男子跳上窗台,一拳打破了玻璃。

于是,舞厅里意想不到地出现了奇迹,一朵朵美丽的雪花随着窗外寒冷的气流在大厅里翩翩起舞,飘落在闷热得发昏的人们的头发上和手上。有人好奇地冲出舞厅,想看看外面是不是下雪了。

令人惊奇的是天空星光灿烂,新月银光如水。那么,大厅里的雪花是从哪儿飞来的呢?这真是一个使人百思不解的问题。

莫非有人在耍什么魔术?可是再高明的魔术师,也不可能在大厅里耍出雪花来。后来,科学家才解开了这个迷。

原来,舞厅里由于许多人的呼吸饱含了大量水汽,蜡烛的燃烧,又散布了很多凝结核。当窗外的冷空气破窗而入的时候,迫使大厅里的饱和水汽立即凝华结晶,变成雪花了。

因此,只要具备下雪的条件,屋子里也会下雪的。【雪花的基本形状】下雪时的景致美不胜收,但科学家和工艺美术师赞叹的还是小巧玲珑的雪花图案。

远在一百多年前,冰川学家们已经开始详细描述雪花的形态了。西方冰川学的鼻祖丁铎耳在他的古典冰川学著作里,这样描述他在罗扎峰上看到的雪花:“这些雪花……全是由小冰花组成的,每一朵小冰花都有六片花瓣,有些花瓣象山苏花一样放出美丽的小侧舌,有些是圆形的,有些又是箭形的,或是锯齿形的,有些是完整的,有些又呈格状,但都没有超出六瓣型的范围。”

在我国,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的西汉文帝时代,有位名叫韩婴的诗人,他写了一本《韩诗外传》,在书中明确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是大自然中却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就象地球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

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这些研究最后表明,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在已经被人们观测过的这些雪花中,再规则匀称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

为什么雪花会有畸形呢?因为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左右上下四面八方都是一样的,只要稍有差异,水汽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搜集者,他们象集邮爱好者一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雪花照片。

有个名叫宾特莱的美国人,花了毕生精力拍摄了近六千张照片。苏联的摄影爱好者西格尚,也是一位雪花照片的摄影家,他的令人销魂的作品经常被工艺美术师用来作为结构图案的模型。

日本人中谷宇吉郎和他的同事们,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实验室的冷房间里,在日本北方雪原上的帐篷里,含辛茹苦二十年,拍摄和研究了成千上万朵的雪花。但是,尽管雪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却万变不离其宗,所以科学家们才有可能把它们归纳为前面讲过的七种形状。

在这七种形状中,六角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是雪花的最基本形态,其它五种不过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发展、变态或组合。【雪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医药养生保健报》冬季,大雪纷飞,苍茫无际。

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之时,往往忽视了雪的作用。雪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本草纲目》早有记载,雪水能解毒,治瘟疫。民间有用雪水治疗火烫。

2.有关于雪的科学知识急~高手帮忙啊,高悬赏

【雪的概述】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灵存在的根本,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在地球上,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汽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当它们遇到冷空气,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这种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大气里以固态形式落到地球表面上的降水,叫做大气固态降水。雪是大气固态降水中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

冬季,我国许多地区的降水,是以雪的形式出现的。由于降落到地面上的雪花的大小、形状、以及积雪的疏密程度不等。

因此,气象上的降雪等级是以雪融化后的水来度量的。气象上一般把雪按24小时内降水量分为4个等级:0.1-2.4毫米的雪称为小雪;2.5-4.9毫米的雪称为中雪;5.0-9.9毫米的雪称为大雪;10毫米以上(含10毫米)的雪称为暴雪。

从降水量看,即使暴雪的量级也仅仅相当于雨量中的中雨。粗略地估计,10毫米深的积雪仅能融化为1毫米的水。

补充:大气固态降水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雪花以外,还包括能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还有我们不经常见到的雪霰和冰粒。由于天空中气象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形形***的大气固态降水。

这些大气固态降水的叫法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名目繁多,极不统一。为了方便起见,国际水文协会所属的国际雪冰委员会,在征求各国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1949年召开了一个专门性的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大气固态降水简明分类的提案。

这个简明分类,把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

为什么后面三种不能叫做雪呢?原来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雪花的基本形状】下雪时的景致美不胜收,但科学家和工艺美术师赞叹的还是小巧玲珑的雪花图案。远在一百多年前,冰川学家们已经开始详细描述雪花的形态了。

西方冰川学的鼻祖丁铎耳在他的古典冰川学著作里,这样描述他在罗扎峰上看到的雪花:“这些雪花……全是由小冰花组成的,每一朵小冰花都有六片花瓣,有些花瓣象山苏花一样放出美丽的小侧舌,有些是圆形的,有些又是箭形的,或是锯齿形的,有些是完整的,有些又呈格状,但都没有超出六瓣型的范围。”在我国,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的西汉文帝时代,有位名叫韩婴的诗人,他写了一本《韩诗外传》,在书中明确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是大自然中却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就象地球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这些研究最后表明,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

在已经被人们观测过的这些雪花中,再规则匀称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为什么雪花会有畸形呢?因为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左右上下四面八方都是一样的,只要稍有差异,水汽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

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搜集者,他们象集邮爱好者一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雪花照片。有个名叫宾特莱的美国人,花了毕生精力拍摄了近六千张照片。

苏联的摄影爱好者西格尚,也是一位雪花照片的摄影家,他的令人销魂的作品经常被工艺美术师用来作为结构图案的模型。日本人中谷宇吉郎和他的同事们,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实验室的冷房间里,在日本北方雪原上的帐篷里,含辛茹苦二十年,拍摄和研究了成千上万朵的雪花。

但是,尽管雪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却万变不离其宗,所以科学家们才有可能把它们归纳为前面讲过的七种形状。在这七种形状中,六角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是雪花的最基本形态,其它五种不过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发展、变态或组合。

[编辑本段]【雪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医药养生保健报》冬季,大雪纷飞,苍茫无际。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之时,往往忽视了雪的作用。

雪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本草纲目》早有记载,雪水能解毒,治瘟疫。

民间有用雪水治疗火烫伤、冻伤的单方。经常用雪水洗澡,不仅能增强皮肤与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而且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如果长期饮用洁净的雪水,可益寿延年。这是那些深山老林中长寿老人长寿的“秘诀”之一。

雪为什么有如此奇特的功能呢?因为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比普通水中重水的数量要少1/4。重水能严重地抑制生物的生命过程。

有人作过试验,鱼类在含重水30-50%的水中很快就会死亡。雨雪形成最基本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凝结核”存在,而大气中的尘埃、煤粒、矿物质等固体杂质则是最理想的凝结核。

如果空气中水汽、温度等气象要素达到一定条件时,水汽就会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凝结成雪花。所以,雪花能大量清洗空气中的污染物质。

故每当一次大雪过后空气就显得格外清新。据测定,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为0。

05-0。10克。

所以,地。

3.求一篇关于冰雪的科学童话,要快啊

奇特的冰雪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冰雪上反射出一道道五彩斑斓的光芒,耀眼而又美丽。一只小企鹅来到与同伴分隔千里的地方,想好好欣赏这圣地存在着的无限的美。放眼远眺,南级就像是一幅优美的千里画卷,小企鹅早已陶醉在着如诗如画的美景里。

忽然,一阵吵闹声把小企鹅从那优美的意境中拉了出来。它循着声音走去,原来是冰和雪正争执不休,它们正在为自己的成因打抱不平。

"平时,在天空中的云层里,出了水滴以外,还有许多冰晶。当上升气流托不住那些云是,那些水滴、冰晶就会朝地面落下来。只不过在春、夏、秋的季节里,地面和接近地面的温度比较高,因此,冰晶在半空中就融化成水了。而到了冬天,在地面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时,云层里的大量冰晶往地面落下来,就不会被融化了,它们直接飘落下来,变成的雪。”雪抢先一步说。

"自然界的水具有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状态。液态的我们称之为水,气态的水叫水汽,固态的水称为冰。冰的熔化热是3.35*10^5J/kg.水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它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在4℃以上,液态水遵守一般热胀冷缩规律。4℃以下,则原来水中呈线形分布的缩合分子中,出现一种象冰晶结构一样的似冰缔合分子,叫做"假冰晶体"。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假冰晶体”的存在,降低了水的密度,这就是为什么水在4℃时密度最大,低于4℃密度又要减小的秘密。到目前为止,已经能够在实验室里制造出八种冰的晶体。但只有天然冰能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都是高压冰,在自然界不易存在。"冰也毫不示弱,一下子就把自己全知道的关于冰的成因的知识全说了出来.

"哎,你们别吵了,"小企鹅大声地说,"天然冰中水分子的缔合是按六方晶系的规则排列起来的。所谓结晶格子,最简单的例子是紧密地堆砌的砖块,如果在这些砖块的中心处代之以一个假设的原子,便得到了一个结晶格子。冰的晶格为一个带顶锥的三棱柱体,六个角上的氧原子分别为相邻六个晶胞所共有。三个棱上氧原子各为三个相邻晶胞所共有,二个轴顶氧原子各为二个晶胞所共有,只有中央一个氧原子算是该晶胞所独有。而雪呢,是在地面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时,云层里的大量冰晶往地面落下来,就不会被融化了,它们直接飘落下来,变成的雪。”小企鹅的话让冰和雪忽然间怔住了,这种僵局一直持续了三十秒,它们俩的情绪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是互不相让的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冰和雪都若有所悟,异口同声地说.它们都没有了刚才的凶神恶煞和怒目圆睁,相互友好地笑了笑.小企鹅看着它们俩现在和好的样子,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4.下雪是什么科学原理

落在地面的雪片(Snow flake)是一堆雪晶(Snow crystals)堆叠而成;单一的雪晶又称为冰晶()。

冰晶则是由高空中的水蒸气分子附著在极小沙粒(冰核)上,不断地受冷凝结成冰的晶体。冰晶的基本、常见结构为对称六角柱体,其实际形状由大气温度决定,而结构则取决於湿度(水蒸气的过饱和程度)。

当气温愈低,冰晶的厚度呈现平板或柱体等样式;而湿度愈高时,冰晶结构从六角柱状变成针状或星形树突状。由於在冰晶落下过程中,所面临的高空温度与湿度会持续改变,每改变一次环境,冰晶就会在现有结构上向外长出新的晶体,有时是六角柱状,有时是针状,。

,其外形因此不断地生长变化,衍生成复杂奇特的形态,而且任何两个冰晶的形态不会全雷同,令人对大自然的设计与创造力惊叹不已。

5.说说人工降雪的科学原理

天上的水汽要变成雨雪降下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必须有一定的水汽饱和度(主要与温度有关),另一个是必须有凝结核。因此,人工降雪首先必须天空里有云,没有云就象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样,下不了雪。但它们都很小很轻,倘若不存在继续生长的条件,它们只能象烟雾尘埃一样悬浮在空中,很难落下来。

喷撒什么物质能够促使雪晶很快增长呢?早期,人们各显神通采用过许多有趣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在地面上纵火燃烧,把大量烟尘放到天空里;用大炮袭击云层;利用风筝高飞云中,然后在风筝上通电,闪放电花;乘坐飞机钻进云层喷洒液态水滴和尘埃微粒。直到1946年,人们才发现把很小的干冰微粒投入冷云里,能形成数以百万计的雪晶。人工降雨到达一定低温就是降雪。

6.关于下雪的"冷"知识,你了解吗

1.雪花都是六角形?雪花是一种美丽的晶体,又名未央花和六出,是由雪晶互相碰并、粘合和钩连在一起而形成的雪晶聚合物。

目前已知的雪花形状大约有两万多种,可以说是形形***,绚丽多姿。不过,雪花的原始“胚胎”——雪晶的形状基本上以六角形为主,如六角枝状、六角片状等,由它们成长而来的雪花也多呈现出六角的特征。

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独雪花六出”的说法。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

大自然中却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就像地球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这主要是因为雪花在生长过程中,降雪云中的温度和湿度瞬息万变,只要稍有差异,雪花的形状就会有所不同。

2.艳阳里也能“大雪纷飞”?最近风靡的一首歌《南山南》里有这么一句歌词:“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乍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合逻辑。可是,这种现象确实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

这现象叫做“太阳雪”。有太阳时还下雪,就被称为“太阳雪”。

这种现象在我国北方相对较多,南方较为罕见,但却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通常“太阳雪”为一种短时阵性降雪,多出现在上午的9-10时左右或者下午的15-16时左右。

在这些时段内,当产生降雪的云层不厚、覆盖范围不大,便可能会有阳光从云的缝隙中斜射出来,因而地面上就会看到阳光飞雪同时出现的景象。“太阳雪”跟夏天出现的“太阳雨”情形有些类似,只不过产生“太阳雪”的云层温度较低,降水是以雪的形态降落下来而已。

3.“雪粒”不是雪?也许大家都见过这种现象:天上有时会下起一粒粒白色的“小球球”,落到地上蹦蹦跳跳的。许多地方口语称它为“雪粒”或“米雪”。

在气象学上,这种东西叫做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直径一般在0.3~2.5毫米之间,性质松脆,很容易压碎。可你知道吗,霰和雪虽然都是固态降水,但不属于雪的范畴。

霰通常在地面气温不太冷时降落,一般在下雪前降落,可以说是下雪的“前奏”。它产生于扰动强烈的云中,由雪晶(或雪团)大量地碰撞过冷云滴,使之冻结并合而成,下时常呈阵性。

4.积雪到底有多重?我们常用“轻舞飞扬”、“鹅毛”来形容雪花,足见雪花之轻盈。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它们的重量,大约3000~10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

可是,它却能把房屋、加油站压塌!主要是因为当它们在一起时,就可以聚沙成塔,以量取胜了。据统计,一立方米新雪中,雪花数量可达80亿个!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从降水量的角度来估算一下雪的重量。

通常情况下,在北方1平方米面积上8~10毫米的降雪厚度融化成水相当于降水1毫米;而在南方,1平方米面积上6~8毫米的降雪厚度融化成水相当于降水1毫米。根据水的密度,我们不难得出,在北方,1平方米面积上,8~10毫米的积雪大概重1公斤,那么,100平方米面积上8~10毫米的积雪就重100公斤;在南方,100平方米面积上6~8毫米的积雪就重100公斤。

可见,同样厚度的雪,南方含水量较高的雪比北方的重。再具体一点说就是,100平方米的平面屋顶如果积雪膝盖那么深,就会承受超过3-5吨的重压,这就相当于在屋顶上站了20多个200公斤左右的胖子,其重量可想而知!5.雪花可能“大如席”吗?“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垂落轩辕台。”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雪花真能“大如席”吗?其实,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录,就是“鹅毛大雪”,也是不容易遇到的。

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的资料,有报道的最大雪花纪录于1887年1月28日在美国蒙大拿州 Fort Keogh被农场主 Matt Coleman发现,他测得这片雪花有 38厘米宽、4毫米厚,“比奶锅还大”。《***》表示“没有确凿证据支持这一说法”,现在这则纪录在吉尼斯官网上已经找不到了。

实际上,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都在0.5~3.0毫米之间,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那些看起来比较大的雪花,如所谓的“鹅毛大雪”,其实并不是一朵雪花,而是由许多雪花粘连在一起而形成的。

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住很多雪花并合成一片。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

6.雪花都是有“核”的?要想形成雪花,得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另一个条件就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有人做过试验,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

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

凝结核是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或固态,或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凝结过程中,起凝结核心作用的颗粒。在形成降水的过程中,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

所以说,我们看到的雪花其实都是有“核”的。7.第一个给雪花拍照的人是谁?Wilson Bentley,是一名1865年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农场的普通人。

他自孩提时代便对观察自然界充满兴趣,尤其对雪花着迷,不到19岁。

关于雪的七个冷知识

1、雪花都是六角形?

雪花是一种美丽的晶体,又名未央花和六出,是由雪晶互相碰并、粘合和钩连在一起而形成的雪晶聚合物。目前已知的雪花形状大约有两万多种,可以说是形形色色,绚丽多姿。

不过,雪花的原始“胚胎”——雪晶的形状基本上以六角形为主,如六角枝状、六角片状等,由它们成长而来的雪花也多呈现出六角的特征。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独雪花六出”的说法。

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大自然中却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就像地球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

这主要是因为雪花在生长过程中,降雪云中的温度和湿度瞬息万变,只要稍有差异,雪花的形状就会有所不同。

2、艳阳里也能“大雪纷飞”?

《南山南》里有这么一句歌词:“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乍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合逻辑。可是,这种现象确实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这现象叫做“太阳雪”。

有太阳时还下雪,就被称为“太阳雪”。这种现象在我国北方相对较多,南方较为罕见,但却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

通常“太阳雪”为一种短时阵性降雪,多出现在上午的9-10时左右或者下午的15-16时左右。在这些时段内,当产生降雪的云层不厚、覆盖范围不大,便可能会有阳光从云的缝隙中斜射出来,因而地面上就会看到阳光飞雪同时出现的景象。

“太阳雪”跟夏天出现的“太阳雨”情形有些类似,只不过产生“太阳雪”的云层温度较低,降水是以雪的形态降落下来而已。

3、“雪粒”不是雪?

也许大家都见过这种现象:天上有时会下起一粒粒白色的“小球球”,落到地上蹦蹦跳跳的。许多地方口语称它为“雪粒”或“米雪”。在气象学上,这种东西叫做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直径一般在0.3~2.5毫米之间,性质松脆,很容易压碎。

可你知道吗,霰和雪虽然都是固态降水,但不属于雪的范畴。霰通常在地面气温不太冷时降落,一般在下雪前降落,可以说是下雪的“前奏”。它产生于扰动强烈的云中,由雪晶(或雪团)大量地碰撞过冷云滴,使之冻结并合而成,下时常呈阵性。

4、积雪到底有多重?

我们常用“轻舞飞扬”、“鹅毛”来形容雪花,足见雪花之轻盈。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它们的重量,大约3000~10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可是,它却能把房屋、加油站压塌!

主要是因为当它们在一起时,就可以聚沙成塔,以量取胜了。据统计,一立方米新雪中,雪花数量可达80亿个!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从降水量的角度来估算一下雪的重量。通常情况下,在北方1平方米面积上8~10毫米的降雪厚度融化成水相当于降水1毫米;而在南方,1平方米面积上6~8毫米的降雪厚度融化成水相当于降水1毫米。

根据水的密度,我们不难得出,在北方,1平方米面积上,8~10毫米的积雪大概重1公斤,那么,100平方米面积上8~10毫米的积雪就重100公斤;在南方,100平方米面积上6~8毫米的积雪就重100公斤。可见,同样厚度的雪,南方含水量较高的雪比北方的重。

再具体一点说就是,100平方米的平面屋顶如果积雪膝盖那么深,就会承受超过3-5吨的重压,这就相当于在屋顶上站了20多个200公斤左右的胖子,其重量可想而知!

5、雪花可能“大如席”吗?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垂落轩辕台。”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雪花真能“大如席”吗?其实,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录,就是“鹅毛大雪”,也是不容易遇到的。

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的资料,有报道的最大雪花纪录于1887年1月28日在美国蒙大拿州 Fort Keogh被农场主 Matt Coleman发现,他测得这片雪花有 38厘米宽、4毫米厚,“比奶锅还大”。

《纽约时报》表示“没有确凿证据支持这一说法”,现在这则纪录在吉尼斯官网上已经找不到了。

实际上,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都在0.5~3.0毫米之间,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那些看起来比较大的雪花,如所谓的“鹅毛大雪”,其实并不是一朵雪花,而是由许多雪花粘连在一起而形成的。

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住很多雪花并合成一片。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

6、雪花都是有“核”的?

要想形成雪花,得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另一个条件就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有人做过试验,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

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

凝结核是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或固态,或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凝结过程中,起凝结核心作用的颗粒。在形成降水的过程中,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

所以说,我们看到的雪花其实都是有“核”的。

7、第一个给雪花拍照的人是谁?

Wilson Bentley,是一名1865年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农场的普通人。他自孩提时代便对观察自然界充满兴趣,尤其对雪花着迷,不到19岁就开始记录深爱的雪花,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给雪花拍照的人。

他也以“情人的浓烈之爱和科学家的无比耐心”将毕生奉献给了雪花,终其一生拍过的雪花数量超过5000朵,且形状未有任何重复,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雪花人”。

Bentley的雪花显微照片登上了科学杂志,光是《自然》杂志就登了其中的60张。这些照片影响了很多科学家、摄影家以及博物馆家。这位“雪花人”也成为了科学家,并著有《Snow Crystals》(雪晶)一书。


上一篇:天气热的歌词
下一篇:天气粤语歌词

TAG标签:米雪天气歌词

热门排行: 好一点的原唱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