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杯酒民间小调歌词

时间:2024-11-22 20:08:38 来源:语文学习网 作者:管理员

日前,由原陇县县委常委、公安局长王安义同志历时一年半搜集整理编撰的《陇州小调歌曲集》(一)正式出版,这为进一步保留、继承和繁荣陇县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陇县地处陕甘宁交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受甘肃、宁夏等少数民族歌曲和陕西西府民歌的双重影响,久而久之,使陇州小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韵味。从它好听的音韵和风趣的方言歌词中,完全可以领略到古人当时生产劳动、生活情趣及文化特征,颇有趣味。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陇州小调流传很广,几乎成了陇县人民最喜欢的一种文化生活。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种古老的方式逐渐被淘汰,到目前,能唱陇州小调的人很少了。为了使陇州小调不失传,曾担任过陇县县委常委、公安局长的王安义同志萌发了保护这一传统民间文化的念头,便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先后深入该县河北、东南等乡镇的44个村,寻访了200多名老艺人,对传唱在陇县的民间小调、山歌进行了及时搜集和整理,共搜集整理较为完整的曲谱歌词324首。依据唱调、乐谱节拍、词组结构、语音韵味、鼓点板式等细节,经过精心整理加工,目前成功地编写了第一部《陇州小调歌曲集》。

刚刚出版的《陇州小调歌曲集》(一)共编印《十杯酒》、《正月里来正月正》、《绣荷包》等陇州小调115首,依据陇州小调的特点和艺人介绍,包括十四种类型,即欢快跳跃式的秧歌调、欢乐喜庆的太平调、高亢飘逸的花儿调、情意绵绵的情歌调、古韵典雅的庙堂调、快板式的对歌调和酒曲调、悠扬调皮的旱船调、喜庆热闹的花灯调、山野舒畅的放养调、满口吼的秦韵调、放荡风趣的燕麦调和伤情悲感的亲情调等。

石泉县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民间饮食独具特色。早在五千年前,便有先民在秦巴山间、汉江两岸繁衍生息。勇敢、善良的先民用勤劳创造了农耕文明,用智慧孕育了优秀的民俗文化。汉水文化、鬼谷子文化、移民文化、古子午道、川楚、秦川古商道文化与秦巴边缘交汇文化在石泉大地上交相辉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浓厚的积淀,已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特征,更是民族精神的完美体现。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在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包括生产、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节庆、礼仪、祭祀习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等,其内容包罗万象,十分庞杂,渗透于民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多个方面。人们常常通过民间歌舞、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等抒发情感,表达喜、怒、哀、乐。在我县广大农村,不计其数的奇山异石、险峰秀水等自然景观都有着各自美丽动人的神话与传说。如“将军石”、“滚鼓坡”、“黑龙潭”、“燕子洞”、“盔甲崖”“龙王洞”等等,民众通过传说和故事、赋予自然景观神奇的力量、神秘的色彩,有的甚至被世代视为保佑一方的神灵。

1、民歌:巍巍秦巴山,涛涛汉江水,哺育了世代民众,也给人们的连络与勾通造成诸多不便,民歌便成为排解寂寞、抒发情感的一种生活方式。石泉民歌,小调曲调优美,蕴藏量巨大,有民歌、民间小戏、皮影戏、民间故事、民间舞蹈等等。仅民歌一类就分山歌、小调、花鼓子、八岔、船公号子、过山号子、劳动号子、孝歌、新民歌等。且腔调多,有高腔、平腔、撒花调、花鼓调等,韵律优美、动听,极富情趣,耐人寻味。有的一首歌虽然歌词一样,但能够用不同的腔调唱出。石泉民歌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生产劳动、恋爱婚姻、山水美景、四季更替等民歌,还有唱“三字经”、“女儿经”、“梁山伯与祝英台”、“姜太公钓鱼”等叙事民歌。民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孩玩耍时唱“歌谣”;男女相爱唱“姐儿歌”;姑娘出嫁要唱“哭嫁”歌;新媳怀孕唱“十月怀胎”;老公外出干活、媳妇要唱“十二月劝郎”;长辈过世要唱“孝歌”;采茶时要唱“采茶曲”;喝酒要唱“敬酒歌”;每一首民歌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我县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2、民舞:石泉民间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舞狮子、舞龙灯、彩莲船、踩高跷、打连响等民间活动在全县流传甚广,舞龙灯、狮子是我县广大民众喜欢的一种娱乐形式。石泉的火狮表演集舞蹈、杂技于一体,聚勇气、智慧于一身。其玩法多种多样,档次、代表性的为“烧葡萄架”,场面宏大,激情四射,是石泉民间欢庆活动的经典。另一种火狮子玩法则讲究技巧与观赏性,如观众先用十六条板凳摆成“天下太平”四个字,给玩狮者出难题,请其拆字,要求狮子用口含住十六条板凳将其摆成与“天下太平”四字平仄笔划相对应的四个字,主人在这四个字的顶部分别放有红包,烟等彩头。狮子在拆字过程中不但要动脑还要表演很多高难度,观赏性强的动作。整个过程在锣鼓点的伴奏下十分有看头。另一种玩法就是技巧表演、名目有“天鹅抱蛋”、“仙人摘桃”、“八仙过海”、“姜子牙钓鱼”、“李二洗衣”等几十种。

3、民间美术:石泉的传统民间美术极为丰富,主要有:剪纸、刺锈、编织、石雕、木雕、根雕、纸扎、印染、古陶制作等。而造诣的当数根雕、木雕和纸扎工艺。石泉的根雕在全省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不仅注重外部造形,更注重内在神韵。其种类大到人物、飞天、菩萨、桌椅、花架,小到花、鸟、鱼、虫都神形兼备,颇具玩味,因此而成就了石泉一大批根雕爱好者和收藏者。而民间木雕主要体现于门、窗、家俱和日常用品之中。石泉的纸扎工艺自古有名,这源于节庆习俗。石泉有着悠久的正月十五闹花灯,七月半放河灯,春节舞龙灯,玩彩莲船等风俗。千百年来无论大家小户,还是官府商会,都十分看重龙灯、花灯、彩莲船以及青狮、白象、麒麟、河蚌等纸扎手艺,这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纸扎工艺的繁荣与发展。全县各地都讲究扎花灯、扎龙灯,技艺要数杨家坝和县城几家纸扎匠。

石泉饮食文化的特点

1、民间食文化: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无论婚、丧、嫁、娶、寿诞、节庆,石泉人在饮食上都十分的讲究。平民百姓考证一个家庭主妇是否能干、贤惠,主要看其熏腊肉,淹干菜、烤烧酒、煮豆鼓,制作红豆腐、豆瓣酱、淹泡菜坛子的手艺,可见在日常生活方面,石泉人从不含糊。石泉饮食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饮食内容广;二是烹制方法精;石泉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其饮食内容,既有自家种养,山上野生的蔬菜、肉类,又有江河里富生的鱼虾。石泉人的传统席口名目繁多,如“二流子席”、“顺四六席”、“倒四六席”“穷鬼抱柱头”、“红席”、“白席”等,其规格和标准也各不相同。石泉制作干淹菜历史悠久,已形成特有的制作工艺,其外形、颜色和口味是其它任何菜都无法相比的。石泉干淹菜的制作原料除日常的蔬菜外,秦巴山上许许多多中草药也是常用选料,如鱼腥草、菌陈蒿、米蒿、马芷苋、水芹菜、山药菜、香椿芽等,不但爽口好吃,还可延年益寿。同时象牛胖子、奶浆菜、牛克膝、阳雀花、木菊花、当归根、山药、毛芋子、七蛋子、白果、白芷等中草药都是寻常人家炖腊肉、鸡汤的常用菜。石泉传统干淹菜分两类。一类为干淹菜,即将菜洗净后用盐淹搓后直接晾晒,干后收藏,吃时用温水泡开后与腊肉一块或炒或炖或蒸,其味香浓,是家常的下饭菜。另类为水淹菜,即将菜洗净后切碎用盐淹搓,晾晒半干后装入坛中,封好口,坛沿边放水,一个月后可炒、可蒸、可凉拌,其口感清爽,脆嫩,又不失其原味,是一年四季待客的好菜,且用起来方便。石泉的五香豆腐干和豆豉也是饮食精典。鬼谷子豆腐干做工精细,味道独特,外形美,口感好,名扬省内外。最有名的腌菜要数“王莽豆豉”,石泉豆鼓制作工艺、配料要求十分严格,故其味道香浓,回味无穷。这来自一历史典故,相传当年王莽率军到达池河集镇时断了粮草,便驻扎池河收集军浪。当年黄豆大丰收,军队将征集的黄豆堆积成山。不料遇上绵绵秋雨,将士们就近砍来黄荆条、构树(叶子大好遮雨)盖在黄豆上。几天后雨停,将掀开树枝发现黄豆已变软发黑,有了异味,为防止长虫,便撒上盐摊开晾晒。暴晒两日后黄豆已成黑色,闻着还有一股臭味,有人这时大胆尝了一粒,惊喜地发现其味香浓无比。从此,当地百姓仿照这样方法淹制黄豆,并将其称为“王莽豆豉”。调查中我们发现,石泉许多传统食品,菜肴的烹制方法独特,使人耳目一新。如两河镇酒席上有一道名为“五香天鹅蛋”的菜十分有名。方法为“取八个土鸡蛋,四个鸽子蛋,去壳倒入碗中用盐,五香面调匀,取一吹大晾成半干的猪尿泡,将调好的蛋汗倒入封好口,放入笼内蒸熟,取出后将尿泡轻轻划开取下,然后将蒸好的一个“大蛋”放入盘中,用刀切成小瓣后就会发现其蛋清与蛋黄是分离的,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其神奇之处就在于鸡蛋与鸽蛋混合蒸熟后,取下用作固定外形的猪尿泡,这个大“天鹅蛋”的蛋清依然与蛋黄相分离。总之,我县的传统饮食丰富多彩,多以蒸菜、炒菜、炖菜、凉菜为主,充分体现了“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理念,反映了石泉人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传统。

2、民间酒文化:石泉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石泉农村自古就有家家户户烤制粮食酒和果酒的习俗,品种有苞谷酒、拐枣酒、米酒、黄酒、甜酒、杨桃酒、高梁酒、杆杆酒、柿子酒、马桑泡酒等。以传统工艺酿制的粮食酒,入口醇香,后味绵长,沁人心脾,在陕南享有盛誉。因此,演绎而出的饮酒礼仪、劝酒游戏都十分的丰富有趣。就划拳来说,民间有“高升拳”、“俩好拳”、“螃蟹拳”、“擂对拳”、“姑娘拳”、“老汉拳”“哑巴拳”等等;民间流行的劝酒歌有以民间小调、花鼓唱段的“十杯酒”、“八杯酒”、“五杯酒”等;还有以猜谜为由头的酒令,如“口字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十字推上去,啥字赢一盅”(谜底是“古”字)。猜对了对方喝酒,猜错了只好赢一盅了。这些游戏格调高雅,又富知识性、趣味性,人们在饮酒中交流情感,活跃气氛,放松身心。石泉的传统饮酒,不仅是人们饮食的组成部分,更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


热门排行: 好一点的原唱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