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之歌歌词

时间:2024-11-23 04:40:12 来源:语文学习网 作者:管理员

《老兵你要走》是由小曾作曲、作词并演唱的一首军营歌曲。

歌词:

老兵你要走,

老兵老兵你要走,

老兵老兵我们会想念你呀,

老兵你要走,

老兵不让我难过,

老兵记不记得,

你教会我弹的吉它,

老兵现在的我为你唱歌,

多年以后,还会相见。

老兵我会记住你说的话,

老兵我会永远为你祝福。

老兵你要走,

老兵不让我来送,

老兵我会永远,

想念着你,想念着你,

老兵老兵你要走,

老兵老兵我们会想念你呀,

老兵你要走,

老兵不让我来送,

老兵你别这样,

脱下军装暗地流泪,

老兵即便这样,

放心走吧还有我们留在部队,

老兵,一路平安,别后珍重。

老兵,我会永远,想念着你。

老兵,现在的我,为你唱歌,

多年以后,还会相见,

老兵,我会记住,你说的话。

老兵,我会永远,为你祝福。

扩展资料

作者的个人经历

小曾是一位深受军营内外广大歌迷熟悉和喜爱的创作型歌手,由他主创并主唱的《军营民谣》火爆军营内外。1996年小曾以一首《我的老班长》登上全国各大电台排行榜,红遍大江南北,这首歌的MTV荣获中央电视台首届军旅歌曲MTV大赛优秀作品奖。

同年,他还荣获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组合类金奖、《想战友》、《送战友》分获2001年、2003年中央电视台军旅歌曲MTV大赛金奖。至今,小曾共出版发行了十三张专辑及合辑。《我的老班长》、《军中绿花》、《老兵你要走》、《杯中酒》、《兄弟情深》、《离开部队的那一天》、《送战友》、《战士》、《战友还记得吗》等歌已成为部队必唱及广为传唱的曲目。

小曾还为CCTV– 1套《军事天地》栏目创作并演唱了主题歌;为中国八一足球队创作并演唱队歌《中国队》;为安徽省及广东省、江西省的多个旅游城市创作演唱旅游宣传及城市形象宣传歌曲。

小曾的创作风格多样,除军营民谣外,先后为许多流行歌手创作及监制过主打歌。小曾在国旗班、三军仪仗队、李向群部队、海岛、中蒙、中哈、中越、中缅边境边防部队、各类军校等全国各部队已经成功举行了600多场个人专场义演,反映极其热烈火爆。

是唯一走遍青藏线各兵站义务慰问演出的歌手。小曾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先后在各地创建了“老班长音乐基金”,捐助了多名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2004年在家乡举行的个人专场演唱会,将所得演出收入全部捐赠给当地教育事业,帮助贫困家庭的优秀学子。

佤族的撤种歌

人们说

老年辞去,新年到来,

一年一度

人们都要在三月撒下旱谷,

自从我们离开葫芦的那天

老人就定下了这条规距。

值此布谷鸟欢叫时节

我们杀猪宰牛

择好吉日撒下谷种

因为谷种是小米雀传下的

——来之不易。

愿地里的杂草越长越少,

愿我们的谷杆越长越壮,

愿谷叶倒朝外

愿谷穗弯回家。

愿我们的谷子①

一蓬满一省

一把有一驮,

家人背不完

众人搬不动。

愿它(谷子)未晒就干

愿它未扬就净,

地冬②全家吃

地杰③全寨吃。

山上一片金黄,

谷子处处熟透了,

是谷子养育我们长大成人。

既充满了丰收后的喜悦心情,也流露了对谷子的感激心情。另一首唱到:

愿我们的谷子

一蓬满一省

一把有一驮

家人背不完

众人搬不动

让女人流汗

让男人劳累

旧仓装大米

新仓盛小豆

装满了竹仓

溢出了木仓

今天是吉祥之日

我们才为你们叫魂

向天神要回你们的魂

谷魂,小米魂

所有庄稼魂

谷魂呵

你们不要偏向上路

你们不要歪向下路

顺着山间的直路

回到暖和的房里

回到干净的粮仓吧

哎,魂呵

谷魂,小米魂

叫你们一声又一声

你们就围在簸箕旁

你们就站在饭桌前

我们要让你们听到好言好语

我们要让你们恢复固有尊严。

我们?你们喝,煮你们吃

就是怕你们跟带大箩的人去,

怕你们随携小筐的人跑

不能让你们四处飘散

不能让你们跌倒受惊。

我们点上了小米

我们撒下了谷子

让谷子的蓬大

陡坡上也能发蓬

让小米的叶长

石头上也能生长

让谷粒饱满

让玉米苞大

让谷粒多如河沙

让谷堆大如山包

一堆接一堆。

让谷穗长如围腰带,

让小米穗长如包头巾

愿谷粒大如牛头,

让小米大如树桩。

佤族在2000年前就与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居住在高黎贡山和澜沧江地区。先秦时“百濮”的一支。唐代称“濮子蛮”,宋代称“濮蛮”,明代称“古剌”,清代称“嘎剌”、“哈瓦”。他们自称“佤”、“巴饶克”、“阿佤”等,都有“住在山上的人”的意思。当地傣族与国外老族,掸族称其为“佧佤”,“佧”在傣语中意为奴隶,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佤族。佤族有猎头的习俗,最后一次有记录的猎头在五十年代末。佤族说他们猎头是一个傣族骗子唆使他们。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1796年(清嘉庆元年),佤族与毗邻的兄弟民族一道,为反对土司“连年苛税逼甚”,在勐勐土司地区首举义旗,并一度占领其辖地。这次起义断断续续坚持十年多,给清王朝和傣族反动土司以沉重打击。

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开始侵入阿佤山地区。佤族人民坚决反对中英签订的《中缅未定界条款》,以永和部落为首,联合其他部落,严惩枪杀佤族群众的侵略者和叛国败类,挫败了帝国主义分子妄图使佤族人民脱离祖国的阴谋。

辛亥革命后,佤族人民反对云南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此起彼伏,终于在1940年后,摆脱当地反动土司的封建统治。

1934年,英帝国主义以武力威胁和金钱利诱,进入班洪、班志地区,妄图掠夺阿佤山丰富的银铝矿。因此爆发震惊国内外的“班洪”事件。佤族人民“宁肯战死,决不投降”,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并联合十多个部落的民族武装汇集于班洪,剽牛盟誓,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抗日战争时,佤族人民高举抗日旗帜,组织了游击军,粉碎日军进攻。

语言文字

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布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有土语的差异。佤语与德昂语、布朗语有亲属关系,与傣语的关系更为密切,词汇中大约有10%的傣语借词。解放前,除部分地区曾使用过一种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外,佤语没有文字。人们常用玉米粒、结绳、刻木等方法记数记事。由于佤族长期与附近的傣族、拉祜族、汉族交往,所以部分佤族学会了傣、拉祜和汉语。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与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一起对佤语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佤(当时称佧佤)文文字方案》(草案),并经批准试行。1958年对草案又做了修改,继续推进并出版了普及读物。十年动乱期间,佤文试行工作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试行,并且出版了《佤汉简明词典》等一些读物。佤文的推行,为佤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科学的记录书写工具,受到了佤族人民的欢迎。

文学艺术

佤族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生动的神话和故事,有优美感人的诗歌,有历史传说。神话以《司岗里》流行最广。“司岗里”有两种解释,一说“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即人是从石洞里出来的;另一说“司岗”是葫芦,即人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尽管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看作人的发祥地。这样的神话还有《人类的祖先》、《大蛇吐东西》、《万物的来源》等等。佤族人民还创造了许多口头流传的故事,用来歌颂善良和正义,抨击背信弃义、虚伪奸诈等思想行为。其中以《老倌和鳄鱼》最具代表性。诗歌十分丰富,内容主要反映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爱情和悲欢。

雕刻、绘画和编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民族特色。佤族的古代崖画已被陆续发现,著名的沧源崖画,内容十分丰富,描绘了古代佤族人民狩猎、舞蹈和劳动的情景,人物、禽兽的构图简练、粗犷、奔放、独具风格,对研究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服饰

佤族服饰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成的腰箍、脚箍和成串的红、白、蓝等各色珠子串。搭配穿戴,形成西盟佤族独特的服饰文化。

西盟佤族男性服饰,各村寨大同小异。过去男人头顶上留一束发,打结或披散在脑后。多数成年男子习惯缠黑色或红、绿、黄色布包头,以黑色最为普遍。头人、魔八、歌手、砍头英雄和有名望的珠米、老人缠红色头。穿长袖无领或无袖无领紧身黑布短褂、对襟衣,富裕人家用银质衣扣;贫困人家用布结扣,裤子多用黑色,短而宽大,裤脚下及膝盖。习惯戴手镯、项圈和珠子串,肩背挎包,腰佩小刀和长刀,手持梭镖或弓弩,喜纹身。

西盟佤族女性服饰,款式多样,因生活的地域部落民族支系不同,而产生较明显的服饰区别。这种区别,可以从“勒佤”、“布饶克”、“佤”一个方言区的女性服饰中看出来。

“勒佤”方言区主要颁于莫窝、岳宋、新厂、中课等地,该区的佤族女性穿披肩或无领短衣,无领无袖短紧身褂,露脐,下系折叠开口长裙或短裙(一个裙可作长裙穿,也可作短裙穿,对折穿为短裙,对折处错开距离为长裙。)留披肩长发,系银质、锡质或篾制头箍,戴耳环,颈带项圈和若干串彩色珠子,腰系多道黑漆漆过的藤蔑腰箍和数串彩色珠子,手臂戴手箍,手腕戴手镯,膝下脚腕戴黑色藤制脚箍,小腿裹布套。

“布饶克”方言区主要分布于图地、打洛、阿佤来、永不落等地,该区的佤族女性缠黑包头,戴耳塞或耳环,颈戴项圈和多串珠子,上穿长袖紧身衣,下系开口长裙。

“佤”方言区主要颁于翁嘎科、班同、永哈、王莫等地,该区的佤族女性头戴锥形银泡珠帽,耳带大耳坠,戴项圈,腰部系数十条珠子串,上着长袖短衣,下系以红色为主带绿色和黑色条纹的筒裙,在裙子中间系一条带。

佤族服饰简洁、粗犷,图案色泽明快大方,能够充分体现人体的自然美,尤其是岳宋乡的佤族服饰,已呈现逐步代表整个佤族服饰的趋势,目前国内佤族歌舞表演者,往往都穿着这一地方的服饰款式。

歌舞

佤族歌舞

佤族喜爱歌舞,在佤族村寨,处处可以听到他们的歌声。每逢节庆,人们更是盛装歌舞,日以继夜,历时数日。常见的舞蹈有圆圈舞、舂米舞、背水舞。圆圈舞不分男女老幼,围成一个圆圈,彼此手拉手或互相把胳臂搭在肩上,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边歌边舞。同时还有几个男子领唱,众人应和,歌词常是即景编成。舂米舞和背水舞充分表现了佤族人民勤劳、乐观的品格和热爱生活的情趣。乐器有铜鼓、象脚鼓、响篾、笛子、三弦、木鼓和芦笙等。

佤族民歌中,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十分丰富,多声部民歌有“玩调”。

佤族的民歌多为羽调式和徵调式,旋律常用La、do、re、或so、do、re、为骨干音,音区偏低,音域较窄。终止式以同音反复特色。节奏以较规整的二拍子为主。结构多为上下句对应式的单乐段或两对上下句构成的复乐段,并在此基础上作小有变化的反复;有的则在曲首加一句甩腔或曲尾加一句衬腔。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或一领众和,其中领部的即兴性轻强,和部的则地的固定。凡是喜庆和娱乐时就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打击乐伴奏。唱词喜欢用比兴手法而喜欢增铺直叙。

1964年,在一次佤山军民联欢活动中,热闹、欢快的场面激发了驻西盟佤山部队战士杨正仁的创作灵感,写下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近40年来,《阿佤人民唱新歌》唱遍大江南北。

乐器

佤族木鼓

木鼓:是佤族人民神圣的器物,现已成为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乐器。“木鼓舞”粗犷豪放、节奏铿锵,表现了佤族质朴的民风。

短笛:短笛,佤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部分村寨。竹制,管长约16厘米,设一方形吹孔,横吹,开四个按孔。音色高亢明亮。吹奏时,用右手拇指堵住左端筒孔,食指和中指按上两孔,左手食指,中指按下两孔。右手中指常快速开闭产生颤音。

当篥:当篥,用长18厘米,管径1.5厘米的白竹制作。不留笛竹节,不用笛塞,无簧。吹孔上大下小,管上设四个方形按孔。多为男子吹奏。

篥西:篥西,佤族妇女喜爱的乐器,用不带节的竹管制作,长45厘米,直径1.90厘米。上端边缘有三角形吹口,无簧。管上有四个圆形按孔。当佤族男子遇到心爱的女子,先用当篥吹一曲山歌调引起注意,然后唱情歌表爱慕之情,若女子也有意,便用篥西回奏,随后进行对唱。

嗯啾:嗯啾,质竹制作,按孔有圆形、方形两种。无簧,多为佤族中老年妇女喜爱,长于表现悲哀之情,用于丧事。

宗教信仰

过去佤族信仰多神,对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广泛,尤其是西盟佤族。这主要因为在很长历史时期内,佤族生产力极其低下,不能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又无法摆脱自然和疾病带来的灾难,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鬼神崇拜

在佤族人的观念中,山川,河流和生物以及一切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都有“灵魂”或“鬼神”。“鬼神”是汉译之意,佤族对“鬼”、“神”及“祖先”并不区分,是同一概念。他们认为“鬼神”主宰世界的一切,会给人们带来安危祸福,于是就对其加以崇拜。西盟佤族最崇拜的是“木依吉”。沧源佤族称为“梅吉”,把它看作是主宰万物的最高神灵,是创造万物的“大鬼”,它造就了动物,植物和人。佤族每年都要对它举行宗教祭祀,以歌舞取悦于它。敲木鼓是为了使它听到鼓声下来受人供奉。新房子落成时还要搭竹凳清“木依吉”和众鬼神帮助摆脱大自然和疾病所带来的各种灾难。“木依吉”掌握着人的生命。梦见它是吉兆,如梦见被它拉着走则是死亡的预兆。所以平时人的一举一动不能触犯它,否则就会遭到不幸。民间认为“木依吉”是最高神灵,它似光、似火、似空气,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它有很多儿子:管地震的叫“格拉柔姆”,管升天的叫“达路安”等等。这些鬼神有大小之分,但没有任何统辖关系,只是各司其职,大者管大事,小者管小事。所以,发生什么事祭什么鬼,才能消灾得福,而祭其他鬼神是无用的。如肚子疼只有祭“宏”,若祭“木依吉”也没用。

祭祀

“哟黑拉翁”(按新水的意思),也称“脓凯铁”日。传说人类自“司岗”中出来后不会讲话,不通道理,人类走到河边洗了脸后才会讲话,则这一天正是“脓凯铁”日。所以后来佤族不论迁徙到什么地方建村立寨,首先捞槽接水,于是形成佤历每年一月三举行接新水的活动。这天,全寨不下地或远行。清晨,主管寨内祭水的小窝郎敲响木鼓召集全寨人。每户带着一碗米来到小窝郎家。身强体壮的男子扛着竹子跟着魔巴到水源头修换水槽。魔巴将烧熟的老鼠做祭祈放在水源边,并念念有词。当新笕流水进村后,首先让威望的老人接水送到管水的小窝郎家煮烂饭给大家吃,而后各家各户才能接水来用。

祭谷,是佤族最神圣的一种祭祀,以人为祭品即“血祭”的一种形式。祭祀全过程一般需要十天,除一家或几家剽牛举祭外,全寨人都进入狂欢的时节,敲锣打鼓,唱歌跳舞。至解放前,这种习俗在我国大部分佤族地区已被革除,现在已绝迹。

民居

佤族民居

佤族村寨,多居山岭。过去,佤族有猎人头祭木鼓的习俗,山寨之间互相砍杀,结仇械斗,需要群体力量进行抵御。因此,佤族的群体意识极强。他们往往以一姓或几姓人家组成小者数十户,大者数百户人家的山寨。山寨四周设有寨壕、寨沟、二至四个寨门。寨沟,是进入寨门的甬道,约20米长,2至3米的深和宽。寨壕比寨沟还要深和宽,把寨子团团围住,寨沟和寨壕两沿,植有密密麻麻的荆棘,人、畜、野兽都极难跨越,只有从寨门才能出入山寨。

佤族房屋为竹木结构,茅草顶“干栏”式竹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畜或堆放柴火。住房设主门、客门、鬼门三道门。主门为主人家人日常进出的门。客门设于楼侧,供客人出入。鬼门与主门相对,逢做鬼才用,平时忌从此门出入。楼内有主火塘、客火塘、鬼火塘等三个火塘。主火塘是主人家做饭、烤火、睡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火塘。鬼火塘要做大鬼或家里死人时才启用。客火塘供客人烤火,客人住宿也在客火塘边。佤族房屋建筑工艺原始粗犷,接近自然。

佤族把自家剽的牛头骷髅陈列在邻主门一边的墙上,以显示自己的富有。把自己猎到的兽头骷髅陈列到邻鬼门一边的墙上,显示鬼魂保佑,出猎丰收。

编辑本段

佤族的生活习俗

饮食

佤族人以稻子、谷子、小红米为主食,喜欢做鸡肉烂饭、鹌鹑肉汤和牛肉酸菜等佳肴。在村社活动和宗教祭祀时,也有专门负责分饭的老妇人。她们有声望,懂掌故,了解仪式规程,熟悉村社成员,分饭时能够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公平分配,外来客人还会受到特殊的照顾。

烂饭:西盟地区的佤族,不分主食和副食,无论贫富几乎都吃烂饭,就是把米菜和盐巴辣椒煮在一起,做成较稠的稀饭。饭熟之后,全家老少都蹲在主火塘周围,主妇把饭盛到木碗里,分给家人吃。一般一次分完,按各人的食量分。分饭时,外人在场,也可分到一份。佤族不喝开水,习惯于饮冷水。

苦茶:佤族煮苦茶,要用一口大砂罐,若无砂罐也可用大茶缸。茶叶,一般用粗制绿茶,或自制的大叶茶,煮一次茶放茶一两左右。在火塘上象煮菜一样慢慢地煮,要把茶叶煮透,并煮到罐中的茶水仅剩下三五口为止,所剩的这几口就是苦茶。饮时习惯于把罐抬起来喝。在沧源糯良一带的佤族,新煮出来的茶水,浓得几乎成了茶膏,喝上半口也就足够解渴了。这样煮出来的苦茶,色如煨出来的中药汤,喝时虽然味苦,但喝后觉得清凉,它对气候炎热,远离寨子在田里劳动的佤族人民,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泡酒:泡酒也是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饮料,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岁月,阿佤人不仅逢年过节要酿造泡酒,就是平日家家户户也酿有泡酒。宾客登门,主人将发酵的小红米倒进酒桶,注入泉水,用笋叶盖好,泡一刻来钟,再将导酒管插入桶底,运用虹吸原理,把桶置于高处,酒就流出,引入竹筒杯中。主人先尝第一口,然后依座次顺序给客人们敬酒。泡酒在佤族风俗中,也是友谊的象征。长期以来,流传着互赠泡酒的习惯。寨子里有人结婚,同姓亲友邻居,均拿泡酒送给新人。主人则端出一桶桶泡酒供参加婚礼晚会的人们畅饮。

嚼槟榔:西盟佤族非常普遍的一种嗜好。男女老少几乎每个人都随身携带槟榔袋或槟榔盒。劳动后休息时或平日谈话时,口中都含一块槟榔。他们的槟榔并非树上的果实,而是用麻栗树叶和石灰煮成的。因制作简单,大多数人都会做。这种槟榔嚼得时间久了牙齿就会逐渐变黑,且经久不褪色。据佤族讲,这种方法不仅能将牙齿染黑,还能保护牙齿不被虫蛀。唐朝在我国云南西南部有“黑齿蛮”的记载,大概就是指佤族这种因嚼槟榔将牙齿染黑的民族。佤族人以牙齿黑,唇染赤为美,认为牙齿越黑越讨人喜欢。

婚俗

佤族婚姻在一夫一妻制(历史上个别富裕者亦有一夫多妻)的基本前提下,还有着同姓不婚、姑舅表婚和转房制等特征。佤族的婚恋比较自由,有“串姑娘”的习俗,小伙子到了十七、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串姑娘”了,定婚后举行婚礼。

佤族家庭属下父系制,女子一般从夫居。佤族青年男女结婚前,男子要为女方家干一段时间的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以作为对娶走女方姑娘的补偿。这种形式带有从妻居到从夫居过渡的痕迹。

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一是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这个月内;二是九月至十二月之间,从修完房屋晒台到祭祀水鬼这段时间内。佤族姑娘出嫁,父母要为她准备嫁妆。嫁妆主要有衣服、被盖、纺织工具和生产工具。姑娘出嫁时所戴的银器饰品一律不陪嫁,而是采取借戴的形式,借戴一两年后归还娘家,要不就由新郎家出钱购买。

佤族的结婚仪式比较简单,婚期共三天。第一天,男女双方各自请本寨的乡亲们来吃一餐酒饭。第二天,男方给女方家送去聘礼,聘礼中含有部分现金、部分结婚用品和送给女方家的礼物。第三天,父母牵着姑娘的手欢欢喜喜同迎亲队伍一起送到男方家。新娘来到男方家后,由魔巴杀鸡看卦,并对新婚夫妇祝福。

历史上,佤族部分地方保留有抢婚的习俗:男方乘姑娘在外劳动之机,邀约伙伴把姑娘抢回自己家里,然后再举行婚礼。这种习俗现已鲜见。佤族现在实行一夫一妻制,历史上也有多妻的现象,在一夫多妻家庭里,大老婆在家庭中没有特殊地位,小老婆也不受歧视。

过去,佤族也有转房的习俗。丈夫去世妻子可以转房给弟弟,如弟弟已婚,经嫂嫂和弟媳同意,亦可转为弟的小老婆。如女方不愿意转房,也可另嫁,但必须由新夫家付聘礼给亡夫之弟或同姓家族。夫妻不和,也可以离婚,但若为男方主动提出,则不退聘礼;若女方提出,则要退回聘礼。

佤族的恋爱形式“梳头情话”

佤族人的恋爱形式“梳头情话”非常独特而且有趣,是一种融情、乐、歌、舞、礼、德为一体的特色风情,是佤族独特文化的一种表现。

“梳头情话”是佤族青年男女选择意中人的重要内容。生活在澜沧江、怒江亚热带丛林山寨的阿佤人,除了同姓不得恋爱婚娶以外,学会农作以后便可以谈恋爱。司诺”(小伙子)与“崩格”(小姑娘)的恋爱,一般是在秋收时节和冬春之际进行。当月亮出山照亮竹楼之时,“司诺”换好干净衣服,肩挂挎包(里面装着给“崩格”的礼品和烟具等物),手拿乐器(木琴或芦笙、笛子),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吹弹着乐器到“崩格”家去“串”,享受“梳头情话”之乐,寻求人生的伴侣。

丧葬

佤族丧葬取土葬和风葬两种方式。寨内正常死亡用土葬,寨外被猎头或其它意外暴死用风葬。土葬棺材用整木挖凿出槽加盖子,下葬时用竹席包棺材。在家中死了小孩,停尸二日;死了成人,停尸三日;死了德高望重的老人,停尸三天以上。死尸入棺之前跳棺材舞,日以继夜地敲棺材,直至死尸入棺下葬。过去佤族有猎人头或偷死人头祭木鼓、旱谷的习俗,因此,寨子中正常死亡的人都埋在房前菜园子或房屋的晒台下,防止被盗。对在寨子以外补猎头或其它意外死亡者,死尸不抬回家,而是在暴死之后用白布裹尸,搭一竹台,把死者置于竹台上,作风葬。寨中有人正常死亡,全寨停止劳动一天。若寨中有孕妇难产死亡或有人被猎头等非正常死亡,全寨停止劳动数日。无论谁家死了人,亲戚朋友,全寨各户都送一碗米并出人帮助办丧事。死人下葬那一天,要请本采(巫师)做鬼,剽牛杀鸡杀猪,主人把猪、牛肉分送给亲戚及寨内的各家各户。

也有一些佤族寨子已经没有猎人头习俗,因此,不在寨子内埋人,而是有专门的坟山埋葬死人。

禁忌

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人不能从火塘跨过,脚不能搭三角架上,也不能用柴棍敲打三角架。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家中妇女生小孩,忌外人进入。忌: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鸡蛋、胡椒;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忌:属鸡、狗、猪、牛、马日不出买或宰杀上述牲口,但购进则吉。忌:白鸡、老鼠肉、蜂儿不能待客。忌:第一碗酒或茶敬客人,要自饮以示无毒。忌:孕妇忌食因叫魂、献神所宰杀的动物肉食品。

礼仪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上一篇:中科大校歌歌词
下一篇:中老年歌曲歌词

TAG标签:歌词

热门排行: 好一点的原唱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