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国歌歌词
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这是出自民国十三年六月十六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中,对该校师生所须之训词。北伐成功以后,戴传贤建议将此训词,采为中国国民党之党歌歌词。其后经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公开徵求乐谱,最后以程懋筠谱曲,拔得头筹,民国十八年一月十日中央常务委员会决议:采程懋筠所谱者为党歌,理由是因该歌词极富爱国思想,且曲调庄严和平,雄壮有力,有激发民族意识之效果。
民国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行政院明令全国在国歌未制定前,一般集会场合,均唱这首党歌以代替国歌。
其后社会人士认为党歌是勉励党员之训词,只能代表党不能代表国,且全体国民不全然为党员,实有制定国歌之必要。於是教育部行文通令全国,徵求国歌歌词,极欲选出国歌颁行全国。经教育部多次审查,均未能作出最后决定。
民国二十五年再组成「国歌编制研究委员会」,专门负责主持国歌编制研究事宜,并正式登报公开徵求国歌歌词。经过「国歌编制研究委员会」研究结果:认为黄埔军校训词,充分表现革命建国精神,不但合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且代表中华民国立国精神。乃向中央建议,以孙中山先生对黄埔军校之训词,作为正式国歌。民国二十六年六月三日,中央常务委员会终於通过以党歌作为国歌。国歌徵选案至此遂告确定,自此,党歌正式变成国歌。
中华民国的国歌,先后有四首,但一般指的是北伐成功后的《三民主义歌》
1930年3月24日,由于当时中华民国处在训政时期,许多国民党党员提议使用《三民主义歌》作为国歌。由于反对使用一党标志代表全国,所以设立了国歌编制研究委员会,支持国民党党歌。1937年6月3日,中央常务委员会批准了提案,而在1943年,《三民主义歌》正式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歌。
歌词是: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