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三夜歌词背景图

时间:2024-11-23 11:52:18 来源:语文学习网 作者:管理员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茨威格众多优秀作品中的沧海遗珠。书中选取了12个历史特写,向我们展示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关键性的12个瞬间。按照作者本人的话来讲,这些辉煌的时刻宛如黑夜里璀璨夺目的群星,跨越时空,点亮宇宙的角落!

本文在详略取舍之间,按照传记中不同人物的职业背景进行梳理和分类,然后对这些事情进行比较,让读者更清晰地仰望漫天星斗的风采,在万丈光芒中感受和捕捉每一个震撼人心的历史转折点。

【第一组:三位探险家的传奇经历】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巴尔沃亚——1513年9月25日——发现太平洋第一人。

黄金国的发现——苏特尔——1848年1月——加利福尼亚。

南极争夺战——斯科特——1912年1月16日——南纬90度。

【第二组:一位商人的执着情怀】

跨越大洋的第一次通话——菲尔德——1858年7月28日。

同样身为富可敌国的有钱人菲尔德和苏特尔,一个耗尽毕生积蓄,不惜一切代价,几乎凭一己之力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就为了顺应电气革命时代的来临和发展,在两大洲之间横跨大西洋铺设电缆。这与以往我们在马克思笔下所看到的“贪婪无情的资本家”形象大相径庭。暂不论其中的困难和打击,光是在这项工程上的巨额投资我们就难以想象,却绝对足以使这位富商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并负债累累。而后者,苏特尔在自己的地盘发现黄金后,曾经试图阻止这个天大的秘密向外传播,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随后遭到世界各地淘金者疯狂地抢夺。在这场淘金抢夺战中,苏特尔的三个儿子先后丧命,辛苦经营的庄园全被毁掉,往日的辉煌景象瞬间付之一炬,灰飞烟灭。金矿成为了亲人的坟墓!家人死后,苏特尔为了向政府讨回公道,试图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乞丐的形象在华盛顿法院大楼徘徊游荡,申诉了20年。最终因心脏病猝死于国会大厦台阶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和渴望永远没有极限,对财富的贪婪和不甘心甚至凌驾于生命之上!尽管对苏特尔来说这是他正当的利益,然而很大程度上的不甘心和欲望的驱使最终演化成苏特尔的悲哀,又何尝不是大多数人的悲哀和局限。

话又说回来,造成苏特尔这种不甘心的心理状态,通过与富商菲尔德再次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菲尔德在开始铺设电缆前,已经是一个成功成熟的资本家,他对自己的财富已经“占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按照书中的说法,菲尔德除了有钱,整天百无聊赖,空虚寂寞,无所事事。所以在机会来临之前,他似乎已经对物质财富没有最初那么的渴望了,已经过了那种迷恋和深陷于金钱的热情了。或者更确切地说,他认准了新目标,向自己值得一生努力的新事业迈进一步,转移了注意力。而苏特尔却恰好相反,本来到口的肥肉还没闻上一闻就被别人抢走了,到手的金矿还没捂热就被别人开采完毕,对淘金的热情和疯狂才刚刚开始就被当头泼了冷水,这又如何让任何一个像他一样的人能甘心?能咽下这口气?不弄个鱼死网破、家破人亡,就不是苏特尔及大多数人的正常心理状态。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处于某种危险环境的边缘时,笔者认为,一定要适可而止,关键学会转移注意力。

村上春树在小说《挪威的森林》里写道:“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大概足以概括菲尔德与苏特尔的命运。

对于一位探险家来说,生命中最高的荣誉莫过于成为世界第一个人。那么,对于巴尔沃亚来说,他无疑可以获得这份荣耀——发现太平洋第一人!然而,很多人并没有像记住哥伦布、麦哲伦的大名一样记住巴尔沃亚的名字。继发现太平洋之后,他又进一步发现黄金,比苏特尔的运气稍好,与苏特尔的结局差不多。巴尔沃亚发现秘鲁的黄金后的一段时间,引起西班牙朝廷的注意和忌惮,朝廷派一支舰队前往秘鲁,设法将他斩首,“望见太平洋的第一双眼睛永远闭上了”,很快就被后世遗忘。

相比之下,英国的斯科特队长,在前往南极点的征途中历经九死一生,为了祖国的荣誉,他和团队立志要做到全世界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然而,最后的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挪威的国旗已经早他们一个月插在了南极点,并留下一封信,让后来者向世人作证。斯科特永远只能成为历史上的老二。折返途中,斯科特队长边走边写日记和书信,最终还是难逃厄运的降临。“他在最后一篇日记里写下遗愿'请把这个日记本交给我的妻子',然后他又满含悲情,毅然决然地将'我的妻子'划掉,补上可怕的字眼'我的遗孀'”。茨威格以他一贯大气磅礴的语言对这次死亡之旅做出至高的赞美和评价,读来令人感动不已。在一段生死交替的文字里,我把它进行改写和扩充,借鉴作为了话剧中的一段台词,以此说明,无论世界第一还是第二,他们留给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同等重要。

【第三组:三位政治、军事领袖的戎马生涯】

攻陷拜占庭——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

滑铁卢的一分钟——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

封闭的列车——1917年4月9日——列宁。

伊斯坦布尔,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如同一座高山横亘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两个世界里。穆罕默德二世取得胜利后,允许他的士兵在这座城市里连续进行了三天三夜的大肆烧杀抢掠,全城最大的圣索菲亚教堂改为清真寺,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和不可估量的破坏——“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在那如此紧要关头敞开的凯尔卡门,给人类带来了究竟多么深重的灾难;在罗马、亚德山大里亚和拜占庭遭受野蛮的浩劫时,人类的精神文明遭受了多么惨重的损失”。那个第一眼看见太平洋的巴尔沃亚,也曾经在和印第安土著人作战时,用惨无人道的屠杀玷污自己的名声,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一样,“就在名垂青史的前夜,他(们)却用一场令人不齿的屠杀在自己的人生和历史的记录上留下败笔”。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不管是攻陷拜占庭的胜利,还是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对当今人而言,都已成定局和历史。不论其中包含多少精彩瞬间或惋惜,我们都不应该再美化战争,诚如俄国著名话剧《19.14》中的台词“人类总是将战争反复的浪漫化,从而一再重蹈覆辙”。

几乎所有的历史课本中都会提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茨威格正是把列宁回国的列车比喻成那个时代威力最大的炮弹——“然而这一刻,还没有哪一发炮弹像这辆列车一样射得如此遥远。这辆列车载着20世纪以来最让人害怕、意志最坚定的革命者,穿越德意志全境,朝着彼得堡飞去,在那里,他将要摧毁那个时代的秩序!时隔不久,这一炮命中并摧毁一个帝国、一个世界”。读完列宁坎坷的回国之路,我又想起了“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回国之路。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钱学森美国留学获得火箭(航天)、导弹领域的博士学位。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他迫切希望回国工作,可是从他迸出这个念头的那一刻开始,就遭到美国当局者百般阻挠,监禁钱学森长达五年之久,他曾经也想尽一切办法向祖国求救。美国当局认为,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他的回国,将对美国构成巨大威胁。在国家领导不断地交涉和谈判后,钱学森艰难地乘船回到祖国怀抱。按照茨威格的思路,这艘回国之船应该如同战斗力巨大的航空母舰,他将用自己深厚的学识和扎实的功底,去奠基和构建新中国最牢固的科学技术防线和最强大的军事国防战线。所以,在这里,列宁与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对中国的命运变迁乃至世界的格局重组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组:三位文学家的勇气】

英雄的瞬间——陀思妥耶夫斯基——1849年12月22日。

玛丽恩巴德悲歌——歌德——1823年9月5日。

逃向苍穹——列夫•托尔斯泰——1910年10月末。

“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是歌德被世人熟记的名句之一,而这句话正出自他的代表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位终其一生有着浪漫情怀的文豪,他的才华与名望,都被年龄的负担所压垮。我们无法用追逐情欲、晚节不保等罪名来指责一位74岁老人对一位19岁少女的爱慕与追求。爱情这位伟大的魔法师,唤醒了歌德晚年生命的又一春,也唤醒过诸如徐志摩、白居易、陆游等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心中所爱。

俄国文坛两位举足轻重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都深深地扎根于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社会土壤中。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有过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亲自参加体力劳动——耕地、缝靴、为农民盖房子,持斋把素。在茨威格为托尔斯泰专门写的另一篇传记中,他俨然就是一个纯粹的农民形象,不愿意再过着奢侈的贵族生活来写作。话剧中的托尔斯泰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试图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这一点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似,他也正是在经历枪决前与重判流放的这个重大变故时刻起,逐渐摒弃社会主义理想,转而倾向宗教和唯心主义,主张让革命走向妥协和非暴力道路,并试图用宗教和道德力量代替革命。

两位文学家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这是作家的局限。他们一方面通过文学作品反映了农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和愤怒,为劳动者鸣不平,另一方面接受了作为作家因政治上的不成熟而产生非暴力态度抵抗邪恶统治者的思想。列宁剖析这种惊人的矛盾: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对列宁的评论换句话讲,批判的武器不能替代武器的批判,笔杆子也代替不了枪杆子。

对于托尔斯泰试图离家出走,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方式,是传记中表现的另一个重点。作者以标题“逃向苍穹”预示着托尔斯泰完成了自我救赎,按照本心决定彻底结束和告别过去奢侈的贵族生活,开创新的局面来进行文学创作,即便在逃离的途中因病逝世,也要遵从自己内心的追求,为此生画上圆满的句号。莎士比亚说,最好的戏剧,也不过是人生的缩影。现实中有万般无奈,戏剧里就有一万种释怀。应该说,这是茨威格替托尔斯泰的无奈所做出的唯一一次释怀!以话剧作传,直叩心灵。英国诗人王尔德说,“我认为戏剧是最伟大的艺术形式,是一个人能够与别人分享关于人之为人感受的最直接的方式”。

【第五组:两位作曲家的灵光乍泄】

亨德尔重生记——亨德尔——1741年8月21日。

一夜之间的天才——鲁热——1792年4月25日。

对于两位同行而言,他们创作各自作品所经历的过程完全不同。简单来说,亨德尔创作《弥赛亚》的时候几乎是一直处于窒息和压抑的情绪状态,艺术创作使他心如死灰、筋疲力尽,也使他经历痛苦地挣扎后凤凰涅槃,重获信心。作曲既折磨他,也拯救了他,既打击他,也成就他。在艺术创作生涯里伴随着身体每况愈下,先期中风偏瘫(后康复),后期又双目失明。“他在世俗面前取得的成绩愈见辉煌,他在上帝面前就愈加谦恭”。 1759年复活节逝世。而鲁热创作的不朽名曲《马赛曲》,据说是1792年4月26日凌晨时分的神来之笔,创作时间极短,歌词韵律一挥而就。从那以后,终其一生,鲁热再也没有其它作品传世,颇有此曲一成“江郎才尽”的味道。另外,按照传记中的介绍,《马赛曲》虽然形成的时间很短暂,但曲子和歌词都是根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朴素的爱国情怀、同仇敌忾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以及对自由幸福的无限向往。鲁热只是机缘巧合,在人民心声成熟的时候,做了忠实的记录、总结和提炼。其中包含的精神,虽几经强权者的限制,仍然不能阻挡人民群众对它的认可、拥护和喜爱,最终成为法国国歌,传诵至今。当然,鲁热的名字随着《马赛曲》的创作结束也同时销声匿迹。

我国著名作曲家许镜清先生是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曲作者,其中包括主题曲《云宫迅音》和《敢问路在何方》,插曲《女儿情》、《猪八戒背媳妇》、《取经归来》等一批经典音乐。对于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根据许镜清的回忆,他是在1983年一个冬天,坐在车上看到窗外人们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的情景时,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番番春秋冬夏”歌词,后面的词曲由此应运而生。片头曲的诞生更是离奇,灵感来自午饭时间农民工敲打饭盒的声音,于是他找来笔和一个烟盒,当即作曲,前后20分钟左右,经典名曲《云宫迅音》就此诞生!许镜清说:“艺术创作不是靠痛苦的折磨,而是要抓住脑海里瞬时的灵感。感觉来自生活,灵感来自环境,意义在于敲击人生。”然而,即便这些旋律已经红遍大江南北,许镜清的生活仍然很拮据。多知歌唱者,少知词作者,无知曲作者,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当许镜清自己想办一场关于《西游记》为主题的大型音乐会时,出于资金的问题,愿望一拖再拖,几经周折筹集资金,数年后,终于在2016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上演第一场《2016西游记主题音乐会》。

到此为止,我们应该知道,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远远不止这些。譬如当苹果砸到牛顿的脑袋上时,就在那一刻,人类开始审视宇宙运行的本质和奥秘;当爱迪生的灯泡点亮夜晚的那一刻开始,同时也点亮了整个世界;当第一个发现磁生电的科学家没来得及观察实验现象时,被他的竞争对手发现,从此在物理的世界黯然失色;当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创造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时,一切都被记录在他们的时代………时间仍在流逝,闪耀仍然不停。

虽然这些动魄人心的时刻还有太多太多,但是,《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当中的这12个人物,他们或被命运高高地举起,送入英雄的殿堂,或被狠狠地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他们身上所沉淀的意志、凝结的智慧、锤炼的品格、包含的精神,流露的情感足以概括和体现人类历史上最丰富多彩的画卷!作者茨威格以他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感情、冷静的评语、磅礴的遣词还原了每个星光闪耀的瞬间,这些瞬间,用大气、深邃而富有智慧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历史瞬间的感怀。

           

                 古国行

                2018年8月

                 西安


热门排行: 好一点的原唱歌词